型 號: | |
更新時間: | 2025-08-11 |
產品簡介: |
萬用表檢定裝置適用于檢定、校驗各種0.5級以下電流、電壓表和萬用表。亦可作為高穩定度測試電源使用,配合高等級標準表,可校對0.5級以上電流、電壓表和萬用表。配線圈,可校驗0-1000A鉗形電流表。
萬用表檢定裝置是一種用于精確校準和檢測數字萬用表、電流表、電壓表等儀表性能的標準設備,能夠輸出高精度、可調的直流/交流電壓、電流、電阻及頻率等信號,通過對比被測儀表與標準值的偏差,驗證其測量準確性,確保符合計量規范(如ISO/IEC 17025),廣泛應用于計量院所、實驗室及工業質檢環節,保障儀器數據的可靠性。
萬用表檢定裝置技術性能:
穩定性 | DC < 滿量程的0.02% / 3 分鐘AC < 滿量程的0.05% / 3 分鐘 |
交流失真度 | <0.5% |
直流紋波系數 | < 0.1% |
輸出頻率及準確度 | 50Hz60Hz400Hz<1% |
輸出電壓、電流的范圍及準確度 | 23℃±2℃ ,輸出值大于10%量程 |
標準電阻 | 10Ω-20MΩ 11檔 ±0.2%+20mΩ |
電源功耗 | 交流電源電壓220V±10%,頻率50Hz±1Hz;功耗<120VA |
工作環境 | 溫度5℃~35℃,相對濕度不大于80% |
工作時間 | 連續 |
外形尺寸 | 135×480×420mm³ |
重量 | 約12kg |
輸出項目 | 輸 出 范 圍 | 負載極限 | 準 確 度 |
0~500mV | 20mA | DCV: ±(0.07%讀數 | |
交直流 | 0~5V~50V | 50mA | +0.03%滿度) |
0~250V | 40mA | ACV: ±(0.1%讀數 | |
電 壓 | 0~500V~1000V | DC10mA | +0.05%滿度) |
0 | 0 | AC20mA | DCI: ±(0.07%讀數 |
交直流 | 0~50uA~500uA~5mA | 3V | +0.03%滿度) |
電 流 | ~50mA~500mA | 0 | ACI: ±(0.1 %讀數 |
交流電流 | 0~2A~10A | 3V | +0.05%滿度) |
直流電流 | 0~2A~10A | 2V | 50uA 500uA檔不考核 |
注:標準測試線圈附加誤差±0.2%讀數,交流只考核50Hz |
萬用表檢定裝置(也稱為多功能校準源、多產品校準器等)的核心原理是??精確產生并輸出一系列已知的標準電學參量(電壓、電流、電阻、電容、頻率等),并將其傳遞給被檢萬用表,同時將被檢萬用表的測量結果與裝置輸出的標準值進行比較,計算并判斷其誤差是否符合規程或規范要求。??
可以將原理分解為以下幾個關鍵部分:
??1、可編程高精度標準源:?? 這是裝置的核心。
??1)數字合成與轉換 (D/A):?? 核心控制系統(通常是高性能微處理器/FPGA)接收用戶設置(例如,要輸出的 5.000 V DC電壓)。該指令通過數字算法處理,由高分辨率、高精度的??數模轉換器 (DAC)?? 轉換為對應的模擬電壓信號。
2)超穩定基準源:?? DAC 的精度和穩定性依賴于一個??超高精度、超低漂移的電壓參考源??(如齊納二極管基準、帶隙基準或約瑟夫森結陣列基準)。這個基準源是整個系統準確度的基石,其值必須極其穩定(隨時間、溫度變化極小),并通過校準溯源到國家或國際標準。
3)精密放大與調節:?? DAC 輸出的初始電壓通常較小或需要驅動能力,需要經過??精密低噪聲運算放大器??進行放大、緩沖和調節,使其達到所需的輸出范圍和驅動能力(如輸出10mA、20mA、10A電流)。
4)多參量產生:??
??直流電壓 (DCV):?? 由 DAC 和放大電路直接產生。
??交流電壓 (ACV):?? 通常有兩種方式:
??合成法:?? DAC 直接以高采樣率合成正弦波或其他波形。
??脈寬調制 (PWM)/濾波法:?? 產生高頻 PWM 波,經過低通濾波器濾除高頻成分,得到純凈的低頻正弦波。
??直流電流 (DCC):?? 將已知的標準電壓施加在一個??高精度、低溫漂的標準電阻 (電流分流器)?? 上,根據歐姆定律 (I = V/R),產生精確的標準電流,或者由精密電壓-電流轉換電路直接產生。
??交流電流 (ACC):?? 類似交流電壓的產生方法,再通過功率放大器驅動或電壓-電流轉換電路輸出電流。
??電阻 (Ω):?? 由一組??精密線繞電阻器或薄膜電阻器陣列??構成(通常通過繼電器矩陣切換)。裝置輸出的并不是主動信號,而是提供一個高精度、低溫度系數的標準電阻值供被檢萬用表測量。
??電容/電感 (C/L):?? 類似電阻,提供標準電容/電感值或采用精密阻抗電橋原理進行測量式比較(高級裝置)。
??頻率/周期:?? 由高精度晶體振蕩器或更高級別的頻率基準(如原子鐘馴服的晶振)產生穩定、準確的標準頻率信號。
??2、控制器與用戶界面:??
強大的微控制器或嵌入式計算機系統協調整個裝置的工作。
處理用戶指令(通過前面板按鍵、旋鈕、觸摸屏或計算機軟件)。
設置要輸出的參量類型、量程、點值。
控制量程切換、功能切換(內部繼電器矩陣)。
管理自檢和校準過程。
提供顯示和人機交互。
??3、誤差測量與計算:??
裝置本身在輸出精確已知的標準值 Xs。
被檢萬用表測量該值并顯示一個讀數 Xm。
兩者存在兩種誤差表示:
??絕對誤差:?? Δ = Xm - Xs
??相對誤差:?? γ = (Xm - Xs) / Xs * 100%
??自動化過程:?? 先進的檢定裝置通常通過 GPIB、USB、LAN 或 RS232 接口??自動讀取??被檢數字萬用表的測量結果 Xm。
??軟件計算:?? 裝置的控制軟件(或在連接的PC上運行的專用校準軟件)自動計算 Δ或 γ。
??比較判定:?? 軟件將計算出的誤差與萬用表相應量程、點的??最大允許誤差??相比較。
??結果輸出:?? 生成校準記錄、證書或直接在裝置屏幕上顯示誤差是否合格。
?4、保障精確度的關鍵技術與設計:??
??高等級溯源:?? 裝置的輸出值必須經過嚴格校準,最終溯源至國家計量院維護的基準。
??低噪聲與高穩定性:?? 電路設計最大限度降低噪聲(熱噪聲、1/f噪聲等),所有關鍵元件(基準源、電阻、運放)都必須具有極低的溫度系數和長期漂移特性。
??線性度:?? 在整個輸出范圍內,實際輸出與理想輸出的關系保持高度線性(非線性誤差極小)。
??低熱電勢:?? 切換開關、連接器、PCB走線材料(如覆銅殷鋼)的選擇與設計避免產生溫差電動勢(尤其在低電壓測量時至關重要)。
??良好的屏蔽與接地:?? 防止外部電磁干擾影響輸出精度和測量穩定性。
??四線開爾文連接:?? 在測量電阻(或檢定電阻檔)時,必須使用四線制連接方式,以消除引線電阻引起的誤差。
??溫度控制與補償:?? 某些關鍵元件(如基準源)可能需要恒溫控制,或者內部有精密溫度傳感器對輸出進行實時補償。